杂谈 2024 年 9 月 28 日

漫无止境的八月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终于在自2024年7月21日离开成都的第70天后,我将踏上回到成都的来自家乡的四川航空的航班。
新加坡的气候其实并没有热到太夸张。相比于盛夏的部分城市,甚至新加坡的温度可以说对那些城市的人们来说可以算作避暑的目的地。不过,成都的酷暑也不过短暂的两个月,到了1月也会偶有飘雪。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全年气温及其稳定,每个月的平均最高温和最低温波动不超过1度。下雨也是完全随机的不知道何时就会有突然的暴雨,持续一般却也不超过1小时,过后又是仿佛无事发生的晴天。
当我在新加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个一年下来毫无变化的正如八月之时的气候时,不禁想到,这里不就是漫无止境的八月吗?
重复。循环。
当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过后,便开始思念过去熟悉的环境。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在宿舍附近的Hall 11或者新月食堂解决吃饭。由于早上起的晚,同时为了控制体重,我基本一天只在食堂吃一顿正餐。食堂也是与新加坡四处遍布的食阁是一样的运营模式:有若干档口可以去选择想要吃的饭、然后找座位吃,吃完了自己把餐盘还到回收处。而可供选择的档口无非也就是——杂菜饭、海南鸡饭、西餐、日韩料理、马来菜&印度菜。杂菜饭比较类似国内的食堂,菜品也都是中餐,提供若干做好的菜,要某个菜就给餐盘里舀一勺。海南鸡饭是比较有南洋特色的饭,一般就是白切鸡或者烧鸡。虽然鸡肉一般味道还是可以,但是并不下饭。西餐就是牛排羊排鸡排配薯条土豆泥西兰花之类的,相对来说也要贵一些。Hall 11的日本料理还是相当正宗的,唯一的遗憾和通病就是分量比较少。马来菜和印度菜我是几乎从未吃过,但看起来就是五颜六色的咖喱和各种米饭及香料。尽管有时想着要不要去体验一下,但是看到前面说的那些店铺,就想着还是算了吧感觉已有更好吃的了。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所以一般来说我吃的最多的其实就是杂菜饭。比较幸运的是,新月的杂菜饭的菜都是川菜,而Hall 11的川菜也不少,而且也有川菜的炒菜馆。但是川菜的种类还是太少,做的比较好吃的就两三个菜。而且麻婆豆腐麻辣香锅这些也毫无麻辣。尽管如此,大多数时候我的午饭就是在那几种川菜中解决了。
至于早饭则更是难过。除了我本身起床起的晚所以干脆跳过早饭省点钱,这边的早饭也是乏善可陈。典型的南洋风格的早餐就是Kopi(加炼奶的咖啡)、Kaya Toast(抹了类似炼奶+黄油的吐司)和半熟水煮蛋配酱油。这里也有卖油条的,但是不香不脆,估计是用的油太健康了。跟令人不满的是这里的包子。肉包子皮厚馅小也就算了,肉馅居然是一种肉泥一样的豆沙一样的口感,有的甚至里面还有个蛋黄,我怀疑是不是月饼的馅用到了包子里。
所以我后来买了一个电煮锅,除了自己煮饺子,还可以煎个鸡蛋、炸个烤肠(虽然火腿肠要S$1一根)、煮碗泡面什么的,也还考虑去食堂只要一份盒饭然后做蛋炒饭。这样下来也可以时常自己改善一下伙食。
至于上课,有时去上,有时不去。即使去了,大多就趁中途休息的时候就溜回去。教授讲的是听不懂的。课后作业是GPT的。小组展示是纯划水的。遇到Quiz是抱佛脚的。还好只是一年的水硕。
如此便是循环往复。当然有时总要找点乐趣。无论是8月底小明来陪一起的生日,还是9月初独自的槟城之游,确实是相比大洋对岸的美国、人烟罕至的北欧、与袋鼠、蛇和昆虫作战的澳洲来说,还是要方便和有趣很多的。在新加坡,至少说华语大体不会有什么问题,走在街上还是大半的华人面孔、回国也就三四个小时,还可以方便的去隔壁大马印尼度假。办了台湾和日本的多年签证,兴致来了就去台北吃一顿卤肉饭、去京都喝一杯抹茶、去銚子或者熊野看看大海,也并非难以实现的事情。
此刻我坐在离家越来越近的飞机上,然而至少在近期来看,回国也是短暂的,在新加坡的循环是更长久的。下个月还有各种作业、考试、面试……我也不知道,即使是从NTU毕业、是否是不是又会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重复。循环。
也许中国只是另一个循环。与互联网斗智斗勇的循环。与他的propaganda斗智斗勇的循环。与内卷斗智斗勇的循环。也许我真切的需要一个打破循环的人。